2021两会热议:癌症早筛
2021年两会落幕,“
肿瘤早筛”又成热点话题。多名代表、委员呼吁将
肿瘤早期筛查纳入医保,人大代表于金明院士和全国政协委员王贵齐主任均提到
癌症早筛的必要性。与此同时,人民网发布关于#超9成
大肠癌源于息肉癌变# 也上了微博热搜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表示:“肿瘤是一个特殊的疾病,我经常讲只有一次机会,怎么能够早发现,我们早诊断、早治疗,我们规范治疗、精准治疗、综合治疗,这是我们当今的一个主要的工作。”他建议:抓住“癌症唯一治疗机会” ,将部分
肿瘤筛查纳入医保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更是明确指出,恶性肿瘤早期唯一的症状就是没症状。我们要积极地面对肿瘤,做筛查和早诊。他在这次的提案中就包括如何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过程中,把提高5年癌症生存率作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。
癌症早筛,一直是两会的热门。
2019年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:
“大力推广癌症'三早',早期筛查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,降低癌症死亡率。加强科技攻关,提高科研水平,解决肿瘤防治当中的技术瓶颈问题。”
全国政协委员、农工党中央副主席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:
“强化早诊早治策略,加强一二级预防。扩大常见癌种的筛查覆盖人群。对发病率高、筛查手段成熟的胃癌、食管癌、
结直肠癌、肺癌、宫颈癌、乳腺癌等癌症,制定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并积极推广应用。”
全国人大代表、陕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宋张骏:
“打造'健康中国',其实预防比诊疗更重要。在重视疾病诊疗的基础上,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疾病预防,将疾病的事后诊疗向事前预防倾斜,将肿瘤早期筛查纳入医保,分类报销,提高群众参加癌症早筛的积极性,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。”
......
2020年
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:
“加强癌症早诊早治临床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,促进癌症筛查项目的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,健全数据共享机制。"
全国人大代表、农工党河北省保定市委主委杨伟坤:
“建议将癌症筛查纳入全民健康体检范畴,完善健康体检资金政策保障。"
……
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1月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,因恶性肿瘤死亡的居民占全部死因的23.91%。
对比历史数据不难发现,癌症正呈持续上升的态势,近10多年来,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.9%的增幅,死亡率每年保持2.5%的增幅。其中肺癌、
肝癌、胃癌、食管癌及结直肠癌、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,根据数据显示,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,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。
对此,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,40%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,将癌症定位为可控慢性疾病。
对于40岁以上的人们,每年一次定期体检和消化道肿瘤筛查是非常重要的,尤其是有家人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情况,因消化道癌症发生发展过程长,从病变到腺瘤、癌变、临床期癌以致晚期肿瘤,需多年时间,因此有足够的筛查、预防机会,而内镜检查则被称为是消化道癌筛查的金标准。
然而,内镜检查为侵入性检查,整个过程被检查者十分痛苦。加之内镜资源匮乏、排队严重,导致消化道癌的隐患依旧潜伏。
与传统的消化道检测方法比较,基于
5hmC高通量检测技术的早易安,只需抽取一管血,在患者血液中寻找游离的癌症DNA中的特殊表观模式,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不同癌症类型的
表观遗传数据相比较,对疾病的早期检测提供了独特的标靶,全面、准确、无创、便捷。
在癌症早筛如此严峻的防控形势下,全国两会的提案也在促进中国癌症早期筛查领域逐步产业化的完善,而总的来说,体检普及率低、防癌体检不规范、是中国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所以尽快规范防癌体检,最大限度普及推广以及加强全民防癌体检科普宣传,严格规范防癌体检,鼓励新技术研发,简化市场准入流程才是解决问题根本的重中之重。
